旅客自述----遭鳥擊航班
CZ3739開始滑出珠海金灣機場的跑道,姚斌特意看了看表:20點40分,還算準點:僅僅比預定起飛時間推遲了15分鐘。
同樣來自北京的團隊建設培訓師李軍,坐在左側(cè)機翼靠前的位置。由于還未從當天在澳門蹦極的興奮中抽身,他一直毫無倦意。飛機直奔萬米高空,剛進機艙時小孩此起彼伏的哭鬧聲漸漸消失了,機艙燈光也暗了下來,李軍決定瞇一會兒。
“砰”的一聲巨響,把李軍從睡夢中驚醒。睜開眼看到的一幕,讓這個極限運動愛好者平生第一次有一種瀕臨死亡之感。一股嗆鼻的濃霧正源源不斷地從他左側(cè)的排風口往外噴,在閱讀燈強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扎眼,“有種燒焦的味道。這時是21點05分。”許多天之后,李軍仍然記得那個氣味和時間。
讓李軍感到更為害怕的是,飛機開始持續(xù)地顛簸,就“像在石子路上開拖拉機”,“跟碰到氣流完全不一樣,氣流顛兩下就沒事,這個是一直咚咚、咚咚、咚咚咚咚……就是這樣。”事發(fā)6天后的一個晚上,為了向南方周末記者說明那種顛簸有多么可怖,李軍抄起咖啡館的一個瓷制煙灰缸,猛烈而持續(xù)地敲擊著玻璃桌面。
李軍用余光掃了下機艙,安靜得有些出奇,“一個個像丟了魂似的,都嚇傻了”。但手卻沒閑著,有的人正主動打開遮光板,有的翻出了以前從來不看的救生指南。比如挨著他的陳萍。
陳萍是北京某街道辦辦事員。和這趟飛機上的大多數(shù)人一樣,陳萍因為北京舉辦APEC會議放假,帶著家人到南方度假,但11月11日要上班,她和兩歲的女兒得提前回來,老公和父親繼續(xù)留在澳門玩。
陳萍回憶,她大腦當時一片空白,她看到,濃煙彌漫的時候,艙內(nèi)的燈光和電視全都黑了。她很期待空姐能告訴她發(fā)生了什么,但平常遇到氣流時空姐安撫人心的廣播并沒有及時出現(xiàn),她喊了兩嗓子“服務員,服務員”,沒有等來回音,等來的卻是女兒看到了濃煙之后的哭喊聲:“媽媽,趕緊給我捂上!”
她第一個念頭就是看救生指南,想著怎么給女兒穿救生衣,但是后來轉(zhuǎn)念一想,下邊應該是大海,她和女兒都不會游泳,穿了救生衣也未必能保命,她忽然想起了馬航那架掉到海里的飛機,越想越絕望。
空姐招生網(wǎng),空乘專業(yè)擇校專家,任何關于大學、專業(yè)、擇校相關問題可直接在線咨詢
名師在線:點擊咨詢
上一篇:機長揭秘民航事故
擇校指導